|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珠宝好友,带你玩转珠宝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翡翠的评价-地、色、水与种的逻辑鉴定关系探讨
此贴适应于对于翡翠有着探索精神的发烧友。大家共同探讨。
如果是一般的消费着,只要掌握的商家嘴上经常说得“玻璃种、冰种、糯种”等等的区分就可以了。但是商家嘴上的这些种实在不是正统之鉴定标准。看多了,正统的分类也就丧失了。
翡翠正统鉴别之道还在于“种、水、色、地、工”五项指标。这里我试图给前四项的天然指标之间梳理一个逻辑关系。“工”是后天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地说的是什么?
布衣认为地的鉴定关键点说白了,就是含杂质的多少,例如棉绺、石花、色斑等。
如果一块翡翠含杂质很少,那么我们说地子比较纯净。最高级别的有人说是玻璃地。所谓的“玻璃地”表明的是翡翠的地子很纯净,用十倍的放大镜看,也没有什么杂质。
如此,大家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十倍放大镜下,没有棉、色斑等杂质的就是玻璃地了。事实上,一块翡翠完全达到玻璃地基本上是很难的,所以有一部分达到玻璃地就很好了。按照这个顺序,如果肉眼都可以看到的杂质,还是玻璃地吗?
色说的是什么?
关于色,是四个天然指标中最容易鉴定的指标了。因为它同其他三个指标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我们只需要知道什么阳的颜色是最好的颜色就可以了。此分类大家可以以台湾的一些分类为参考(布衣认为此分类比较正统)。色的鉴定主要从色是否均匀,是否纯正,是否鲜艳等角度判断。
如果你不想那么麻烦,那么以下的图片也基本可以说明绿的贵贱之分。至于有些网友非要争论一个绿到底是玻璃阳绿,还是玻璃绿,我认为没有太大的比较。毕竟我们不是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