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8|回复: 2

古旧玉器玩赏学步-1+2

[复制链接]

3

主题

9

回帖

0

威望

珠宝门童

积分
19
发表于 2009-9-24 19: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珠宝好友,带你玩转珠宝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自己随便写的一个小东西。目的是让大家在论坛里问价买玉之外多一些趣味性知识性。还不太了解贵坛群众的喜好,先贴一些看看反应。大家看看是太浅呢,太深呢,还是风格,题材要改进。而且我不在国内,资料都不在手边,只能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用什么。同志们谅解一下哈。如果借用到各位的大名或者帖子,请多包涵,不方便的话我随时改正。)

大家好,我是一名玉器爱好者菜鸟。“菜”是菜鸟的菜,“鸟”呢,不是坛子里大虾“翡翠鸟”的鸟,而是“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可能是鸟人”的鸟。这个帖子的主旨是把论坛里知识性的帖子汇集起来,尽量通俗的向一般群众介绍市面常见古玉器的实用知识,侧重中国古玉文化。我个人也是一个初学者,我抛砖,各位大虾就引玉。先谢了。


开侃。
首先解释一下玉。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玉:“玉,石之美者。”所以我所讲的玉,是泛指广义玉器,比石头耐用好看的矿石,甚至牙角珊瑚等辅助,都算。不特指汉白玉,翡翠之类珍稀玉种。
文化:很多年的历史能形成一点传统;很多年的传统能形成一点文化。我们所讲的中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说白了就是中国老辈子人都有利用玉石玉器的习惯传统。至于孔老二之流倡导玉器与礼制结合,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九德甚至十一德什么的。其实就是“三个代表”的文言版本。玉就是玉,您乐意怎么理解它是您的事。就像这次回家祭太祖,小表妹用铝箔纸折了一个MP3问我能不能烧,我说,烧,有文言文的使用说明就行。
21世纪的年轻人,一定要懂玉文化。咱们这帖子捡实用的讲:比如一个MM上网交友,网友见面ONS,对方说我要出国赶考,为了防止人民币贬值,我给你留一西汉的翡翠鼻烟壶做信物,新坑但是老种。MM听说最近翡翠狂涨,挺高兴。拿去鉴宝一鉴定是假的,大哭道:被强暴了。一下想不开自尽了。报纸报道:不懂玉文化,杜十娘悲剧重现。这MM要是知道西汉没进口新坑翡翠,鼻烟也是清朝才开始进口的。不就不会被骗了吗?
所以说呢,我们菜鸟对待玉器,特别是古旧玉器不要犯怵。千万别一提“古玉”,自己先怀了三份自悲。毛主席教导我们:在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古玉怎么了?我太爷爷那辈子就有了。要有这种平常心态,还要有常识(Commonsense)。见着一件玉器,特别是古玉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东西(像)是干什么用的?材质是什么的?雕刻细节怎么样?一点概念没有是不是,我们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开始讨论今后见到的所有玉器。

玉器说来说去是为人服务的,发展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具---物。具体一点呢:石器工具-神职人员用品-权力象征-日常器物。再具体一点讲呢:菜鸟们可略过了。(这段本来不要了,码字好辛苦。远古石器时代玉主要是工具,玉(石)斧刀。特点是:基本上是日常使用具,材质为硬石材,雕刻工艺简单。最近不是有新闻说有人捡到史前石刀,不识宝物拿回家切黄瓜什么的吗?菜鸟们记住两点:碰上文物贩子卖这个时期的东西,不能切黄瓜的不要,价格超过高级水果刀的也不要。后来发展成主要用于祭祀神的用品(代表的红山文化(东北),良渚(太湖),三星堆(四川广阳)。。。)玉琮,玥,环,马蹄形玉器,玦等以及代表未知力量的鸟兽,如玉猪(胎)龙。一般是作为身上头上饰物。家在东北,山东,太湖,地区有条件的,到博物馆参观吧。这个时期相当长,玉器使用材质和雕工变化比较大,不易分辨。好消息是,懂行又喜欢收藏这个时期东西的老鸟很多,菜鸟们碰到的机会不多。以后再专题讲吧。
再发展成权力(人)的代表,大概从夏代到战国时期。玉器主要用在礼,饰,葬,陈设几个方面。实在很难简单讲清楚通性。需要知道的呢,这个时期还存在奴隶制,玉器基本都是当时专职的工匠制作的,基本不太会在民间流传。如果您见到一件做工粗糙的东西,也基本不会是真东西。
再后来玉器就比较普及民间了。特别是明清两代,玉原产地的大量开发,交通的普及,工匠先进技艺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此处略去999万字。。。)


总的来讲,玉器的实质是雕刻品,自古以来,因为玉坚硬的特性,从事这一行的工匠也都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才。当你看到一件被称为古玉(严格意义上讲)的东西,它可能是简单或者残缺的,但不大可能是简陋的(注)。相反,很多很久以前的玉器是让人叹为观止的精致。甚至在高速研磨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普通玉工依然无法仿制出同样具有美感的制品。借用下面网址的图片让大家窥豹一斑http://gb.cri.cn/15084/2007/01/15/242@1401642_2.htm
古时制作玉器的工匠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一批专业人才,个个派系间竞争激烈,官派民派步步进逼。从做学徒开始,每天的一举一动都是围绕着制玉展开的,用简陋的手动工具制作一件复杂的器具可能会耗费匠人几年十几年的时光。丝毫的差错可能造成整件器具的报废。这种严格的气氛下,即使是小件器物,工匠的专著和技巧也会展露无疑。就像坛子里几位大虾看图报价方面的精准,怎么练出来的?熟能生巧。

而且,玉器的平面雕刻技巧是与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密不可分的。而一个时期的绘画风格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举一个坛子里的例子。孤独虫兄的手把件


首先第一个问题:这是什么?镂雕装饰件,题材是林中两只鹿在望月,有包浆。镂雕技法从宋代开始就有,明清代最盛行。明以前主要题材是龙凤花鸟兽,装饰为主,少见有题材的作品。明代浙派山水画风兴起,开始有寓意的题材。清代雕工前所未有的漂亮,和明代作品外号“明大粗”区别较大。再看材质。从图上人手的比例估计,这个饰件是10厘米乘7厘米的尺寸。这种尺寸不太会是流水料,因为取料太浪费。所以推测是山料。再看雕工,饰件的风格很混乱。上部是细阳线表现的云纹,树叶是圆雕刀法,两只鹿的姿态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各有一根藤缠在身前。表现大地竟又是减地深坑法。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从布局就可以断定,仿明代件。什么时代仿的呢?看减地深坑法的坑,每个坑都有一个亮点。典型的电动工具痕迹。其实这个挂件还是不错的,只可惜工匠艺术素养太差。随便说说,孤独兄莫怪。

(未完,去喝口水。)

注:事实上有一些朝代末期的坟墓中出土过不少玉器残品次品,考古学家认为是当时工匠生产能力达不到造成的。而著名的“汉八刀”就是类似情况下粗制滥造的产物。但后来被引申来形容简洁有力的雕刻刀法。







29

主题

295

回帖

13

威望

珠宝导师

积分
540

卓越贡献无私奉献勤学好问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09-9-25 07: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古玉是门学问~!学习中!
www.glgem.com 最前卫最时尚的珠宝信息互动交流平台

0

主题

5

回帖

0

威望

珠宝门童

积分
5
发表于 2009-9-26 21: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门比较深奥的学门 ~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桂林珠宝网 ( 桂ICP备07011412号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5 09:11 , Processed in 0.029002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